「大號有血誤以為痔瘡」延誤治療!醫籲3症狀恐罹腸癌:顏色不同

生命鬥士余苑綺2014年確診直腸癌,經歷過多次開刀和化療的辛苦,本月18日病情急轉直下並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,昨 (21) 天在家人的陪伴下離開人世。許多民眾表達不捨之外,也重視自身健康及預防保養。醫師根據多數病患的症狀,說明如何判斷血便和不同腸癌的病徵,呼籲民眾

August 22, 2022
選擇語言:
TEEPR原創
採訪報導
綜合報導
編譯
特稿

生命鬥士余苑綺2014年確診直腸癌,經歷過多次開刀和化療的辛苦,本月18日病情急轉直下並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,昨 (21) 天在家人的陪伴下離開人世。許多民眾表達不捨之外,也重視自身健康及預防保養。醫師根據多數病患的症狀,說明如何判斷血便和不同腸癌的病徵,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。


翻攝自余苑綺臉書。

 

綜合《ETtoday新聞雲》《TVBS》等台媒採訪報導,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醫師表示,很多病人常會將腸癌的血便誤以為是痔瘡,因此延誤治療時間。糠醫師說明,「血便」或「大便習慣改變」皆為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,如果發現便便有血,可以透過顏色深淺判斷,「痔瘡是大便完才流血,血便是糞便會混一些暗紅色的血」。糠醫師解釋,若大號看到「鮮紅色」的血比較可能是痔瘡;腸癌引起的血便常呈現「暗紅色」。


示意圖非當事人,翻攝自unsplash。
廣告1

 

糠醫師指出,因位置不同腸癌可分為3類:「右側大腸癌、左側大腸癌和直腸癌」,這3種癌症的病癥也不太一樣。右側大腸癌主要會出現「腹痛」,也有體重變輕、腹脹、貧血等狀況。左側大腸癌以「排便習慣改變」較明顯,並伴隨腹痛和直腸出血。直腸癌以「月工門出血」為主,次為大號習慣改變、糞便變細,也可能因為腫瘤壓迫導致病患常有想上大號的感覺卻上不出來。


示意圖非當事人,翻攝自unsplash。

 

糠醫師提醒,定期篩檢、及早發現就醫的治癒率越高,「一、二期治癒率達80%~90%,三期降到50%、四期降到10%」,建議發現大號出血、有家族病史及50歲以上民眾定期檢查糞便潛血及大腸鏡。國民健康署其實有提供癌症篩檢補助,50歲至74歲國人每2年可篩檢一次大腸癌。身邊有50歲以上的親友嗎?記得提醒他們定期檢查!


示意圖非當事人,翻攝自xframe。
廣告2

 

「多吃蔬果少吃肉和燒烤類、維持每日運動、定期檢查」是預防大腸癌的方式。營養師劉怡里在節目《新聞挖挖哇》中,分享可以預防大腸癌的6大食物!劉怡里指出美國有研究出幾種食材,對應台灣食物的話,魚類為鯖魚、秋刀魚和虱目魚,尤其是秋刀魚,含有豐富的Omega-3脂肪酸,可以抑制發炎情形;油類為橄欖油、苦茶油與芝麻油;蔬果類為番茄,當中的β胡蘿蔔素能降低發炎反應,但建議要用油料理,若不敢吃番茄,可以改吃南瓜及地瓜葉。

翻攝自YouTube,下同

 

劉怡里繼續說,五穀雜糧類為燕麥,它沖泡時看起來黏黏的,其實是「水溶性膳食纖維」,可以幫助糞便從體內「掃出去」,以上可以用薏仁取代;豆類製品為豆腐、豆乾和豆皮 (非油炸),其含有葉酸,擁有修復的功能;最後為薑黃或綠茶,兩者能抑制發炎,後者建議一天2杯。

 

至於引發大腸癌的原因為何?劉怡里分析,可能跟加工的肉類製品脫不了關係,比如肉鬆、香腸,後者有添加亞硝酸鹽,若真的要吃不要用燒烤的,應改用電鍋料理,但溶出來的肉汁絕對不要吃,或配大蒜吃,這是最推薦的方法。劉怡里強調,吃完肉鬆或香腸後,可以吃維生素C高的水果,包括奇異果、芭樂、木瓜及小番茄,「坦白講, (吃加工類食品的) 頻率真的要降低。」

余苑綺癌逝…余祥銓曝「和二姐約定」不捨:下輩子再當家人
余苑綺「無不良嗜好」愛吃蔬果、不菸酒 醫曝罹癌主因
約家人一起檢查~

 

TEEPR 新片上映:

參考資料:綜合台灣媒體報導衛福部國民健康署
TEEPR 亮新聞著作權聲明:非法抄襲TEEPR 亮新聞網站請注意,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TEEPR 亮新聞 編輯撰寫,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。本網站之文字敘述、圖片、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。微改標題、圖片、前段,仍然抓得到!
分類:星聞, 台灣, 知識
加入粉絲團! 「大號有血誤以為痔瘡」延誤治療!醫籲3症狀恐罹腸癌:顏色不同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!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
廣告
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