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話「故土新墳抗日塚,何處白骨無黃埔?」,可見黃埔軍校在歷史上曾出過諸多將軍光榮戰死在沙場。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說,「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,在於以黃埔軍校中,青年軍官階層為主體的戰鬥意志,歷次會戰中,他們是主要戰鬥原動力。」
1910年11月,日本陸軍大臣寺內正毅,同意了清國留學生的實習請求,這份名單上的學生,將前往日軍第13師團參軍,名單末有著一個不為人注意的名字,是來自浙江的蔣志清,當時沒人會想到,他將成為中國政府的最高領導人!他為人熟知的另一個名字是「蔣介石」。
蔣介石在想,「日本原來是很小很窮的國家,人口不及我們,力量不及我們,但是何以在很短時間,就能有今日之富強呢?」為了解開這個疑問,他選擇到日本的軍隊,他相信日本強大的祕密,就在日軍當中。明治維新之後,蔣介石發現,日軍強調精神的重要性,但讓他意外的是,日軍精神教育的核心,來自中國傳統文化!《軍人敕諭》是日軍精神的核心,被日軍視為生命,主要信條包括五點,分別是「忠節、禮儀、武勇、信義、質樸」,這幾點正是脫胎於中國的「禮義廉恥」。
蔣介石不禁感慨,日本人雖然口裡沒有提出「禮義廉恥」,但在衣食住行、有形無形之中,都合乎禮義廉恥,他們以這樣的教育方式,才造就今日這樣富強的國家。直到1911年,蔣介石回國,日本對中華民族的侵略,也越來越急迫。
蔣介石曾感嘆,「本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精神和哲學,中國人自己不能保存、應用,而被日本竊取了一部分,就要用它來滅亡中國,這是我們民族最大的恥辱。」他在1924年奉孫中山之命,開始籌建黃埔軍校(即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),不僅利用了傳統治軍方法,還極力推崇曾國藩等人「修身治國平天下」的情懷和思想。
在1925年元旦,蔣介石對黃埔軍校學生訓話時表示,黃埔軍校的校訓是「親愛精誠」四字,「親愛」是要所有的同仁都能「相親相愛」,「精」是「精益求精」,「誠」是「誠心誠意」。「中國以血灑花,以校作家,臥薪嚐膽,努力建設中華。」
蔣介石選了「愛」,作為黃埔軍校的校訓,是因為他發現了日本軍隊的最大弱點,「我看到日本軍隊的下級幹部,用對奴隸牛馬的方法來打罵士兵,當時就覺得,這種軍隊能夠打仗嗎?」他也意識到,日軍部隊表面上講究禮儀,講忠君,講紀律,但唯獨不講人性、不講愛,那所謂禮儀就是一個空泛的東西,一旦失去約束,日軍會比誰都野蠻。所謂「愛」,是和平共處,是「博愛」、「平和」,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徵,愛戰友、愛民族、愛國家,這就是黃埔精神,這就是中華民族抗戰的脊樑。
抗戰爆發後,日軍撕下了道德禮儀的面具,在中國的南京等地,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,而以「愛」為支撐的黃埔將士,在各場會戰中熱情高漲、軍紀嚴明。淞滬會戰中,而黃埔將士拒絕休息,要求直接到第一線,投入抗敵戰線,堅韌的黃埔將士,成了日軍最大的敵人。
日軍文件中寫到,「中國軍隊勞累困窘已到極點,全軍瀰漫厭戰氣息,產生重大動搖,然而,其上級幹部,特別是中央軍官學校(即黃埔軍校)出身者,頑固堅持抗日思想,有著不可小視的戰鬥意識,營長以上的幹部對士兵這麼說,『寧可餓死,決不投降!』」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說:「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,在於以黃埔軍校中,青年軍官階層為主體的戰鬥意志,歷次會戰中,他們是主要戰鬥原動力。」他承認日本戰前,低估了以蔣介石為首的黃埔抗戰精神。
在中日正面戰場上,22次慘烈大戰,都有黃埔將士為國捐軀,抗戰八年間,200多名黃埔教官和學生擔任師長以上職務,指揮全國2/3的抗日之師。抗戰勝利後,黃埔軍校畢業生倖存者僅1萬1千多人,相比一開始20萬名學生,在抗戰中的犧牲率高達95%,其中有40名黃埔將軍壯烈殉國,以致後人賦詩紀念說:「故土新墳抗日塚,何處白骨無黃埔?」
參考資料:看中國
TEEPR亂世美男:日本人到現在好像還是很壓抑很缺愛。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