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轉型正義成為熱門社會討論話題。12月,文化部委託民間團體沃草舉辦展開幾場「中正紀念堂轉型社會討論計畫」,日前第三場工作坊請來東吳大學教授陳瑤華、建築師謝文貴等專家和民眾一起參與討論空間的可能性,但不少民眾意見相歧。
有民眾指出,9日促轉條例通過後,中正紀念堂下方廳樓馬上就出現「拆掉中正紀念堂後應該要蓋成什麼樣子?」的告示,然後短短幾天就出現設計圖,質疑民進黨過去曾抗議國民黨多數暴力,但現在的轉型條例先以轉型委員會的意見決定結局,中途開放人民討論假裝民主,不也是一種多數暴力。
有人建議,轉型正義應該要一次到位,民眾表示,轉型正義是修復歷史的過程,每一個步驟都應該要確實做好,不應出現瑕疵。如果轉型的程序粗糙、毫無程序正義,無疑又會再引發另一次動亂。也有民眾認為,「轉型正義已經做過頭了!」台灣文化都引用中國文化或引進西方文化,例如228是中日戰爭的延續,白色恐怖是國共戰爭的延續,都有其歷史背景,質疑轉型正義在台灣是否適用。
東吳大學教授陳瑤華則表示,過去傷害已經造成,現在該做的就是釐清意義,雖然許多歷史事件有口述歷史,但還是有許多檔案和文件沒有真正公布,執政黨的確利用多數優勢通過促轉法,但這樣的做法也能大家看到過去的重要史料。她也認為,公民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監督政府,要對有權利者抱有警覺性,對於任何法案實施有問題也要即時表達意見。
相關新聞報導影片:
參考資料:聯合報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