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岁女「常有2个小症状」 检查惊是大肠癌

時不時就犯的小毛病,竟然是癌症預警!一位30多歲的年輕女性常常耳鳴,也容易頭暈,她覺得應該是生理期導致的不舒服,所以沒有特別理會。但是耳鳴持續1個月都沒改善,有次上班突然嚴重頭暈,才趕快去看醫生。豈知做完檢查,發現她罹患了大腸癌!

February 12, 2025
選擇語言:
TEEPR原創
採訪報導
綜合報導
編譯
特稿

时不时就犯的小毛病,竟然是癌症预警!一位30多岁的年轻女性常常耳鸣,也容易头晕,她觉得应该是生理期导致的不舒服,所以没有特别理会。但是耳鸣持续1个月都没改善,有次上班突然严重头晕,才赶快去看医生。岂知做完检查,发现她罹患了大肠癌!


示意图非当事人,翻摄自《金鱼妻》

肝胆肠胃科医师钱政弘上YouTube节目《TODAY健面聊》分享这位年轻病患的案例。女病患本来觉得头晕贫血和耳鸣症状跟生理期有关,直到某天早上去上班,抬头想开窗户竟然眼前一片黑,头晕到差点昏过去,耳鸣也严重到无法工作,她才赶快去就医。


翻摄自YouTube (TODAY 健面聊) ,下同
廣告1

 

钱政弘医师表示,检查后发现女病患有严重贫血,这并不能用生理期解释,再验粪便后发现「有潜血反应」,进一步照大肠镜,女病患果真确诊大肠癌。很多人只有在看到排便习惯改变、血便等症状才会连结到大肠癌,却忽略「贫血」也是大肠癌的警讯之一。

钱医师说明:「右侧的大肠癌常常是以贫血的症状来表现。」除了跟上述女病患一样有头晕、耳鸣,或是发现脸色苍白、较容易喘、比较没力气没精神的话,可以尽早去医院找专业医师安排详细检查。

廣告2

 

造成大肠癌的原因除了饮食习惯,生活中接触到的「物品」也有影响。钱政弘医师表示,塑胶袋、塑胶杯或宝特瓶等塑胶产品可能产生塑胶微粒,塑胶微粒会在肠道中被肠道黏膜吸收。它普遍存在于各种日常用品和饮食中,包括:饮用水、啤酒、海鲜和食盐 (海盐) ,每人平均每年摄入率约3.9万到5.2个颗粒。无论在温度较高,还是正常温度的室温情况下皆是。

示意图翻摄自pexels

钱医师直言塑胶微粒是造成大肠癌的隐形杀手,「研究发现,大肠癌细胞内找到塑胶微粒数目,是正常大肠组织的3.4倍。」钱医师解释,塑胶微粒被肠道黏膜吸收后,会随着癌细胞增生和转移到其他器官,「塑胶微粒就算不是造成大肠癌的元凶,应该也是帮凶。」

示意图翻摄自pexels

钱医师提醒,若常喝手摇饮、用塑胶袋或塑胶容器装汤、装食物,不免会溶解出塑胶微粒并吃下肚。钱医师也引用研究,发现喝瓶装水的人,每年可能额外摄取约9万颗塑胶微粒,喝自来水的人则只会摄取约4千颗,差异惊人,建议民众「自备环保杯盛装水或饮料。」

示意图翻摄自pexels
怎么肺炎人就走了?胸腔医示警6症状快送医「死亡率高达40%」
一家人全得糖尿病!血糖飙破400 医摇头:吃饭都加2调味
台湾洗肾年轻化!医警告「1热门药」别乱吃:肾会出事

參考資料:YouTube
TEEPR 亮新聞著作權聲明:非法抄襲TEEPR 亮新聞網站請注意,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TEEPR 亮新聞 編輯撰寫,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。本網站之文字敘述、圖片、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。微改標題、圖片、前段,仍然抓得到!
分類:台湾, 知识
加入粉絲團! 30岁女「常有2个小症状」 检查惊是大肠癌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!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
廣告
廣告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