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福部疾管署簡介,「肺炎黴漿菌」會透過飛沫傳染、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,不過因黴漿菌引起的肺炎症狀較輕,又被稱作「會走路的肺炎 (walking pneumonia) 」。近日中國和韓國感染黴漿菌的患者多為學齡兒童,不過兒科醫師祁孝鈞引用林口長庚病毒組統計表示:「肺炎黴漿菌目前在台灣並沒有大流行!」黴漿菌病徵不如其他病毒明顯,兒科醫師林智葳也補充診斷線索。
示意圖非當事人,翻攝自《謝謝你醫生》。
日前祁孝鈞醫師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關於黴漿菌的幾大重點,「黴漿菌常是久咳」,但久咳不一定是黴漿菌,也有機會是氣喘、過敏或其他呼吸道病毒;黴漿菌「潛伏期長」,至少1~2週以上,同住成員感染通常是先後有症狀,全家同時咳嗽的話,「黴漿菌的感 (染) 可能性較低。」祁醫師說明,感染黴漿菌的病患不是每一位都需要抗生素治療,但如果經醫師診斷需要使用抗生素,一定要遵循醫囑回診追蹤,「勿自行購買藥物服用,勿自行停藥。」
兒科醫師林智葳指出在臨床或微生物學上,「黴漿菌真的不好診斷」,因為黴漿菌感染和過敏氣喘的症狀很像,加上診斷工具有限,若是有「超過一個禮拜以上的乾咳 (non-productive cough) 是比較會讓醫師懷疑其診斷的線索」。對於黴漿菌的快篩,林醫師坦言:「可以由喉頭採檢幾分鐘後得知結果,但我用的經驗還不多,對其準確度還沒很有把握。」
示意圖非當事人,翻攝自《我可能遇到了救星》。
和祁醫師一樣,林醫師也呼籲服用抗生素的黴漿菌患者務必努力配合療程:「因為黴漿菌的感染雖然大部份都不嚴重 (完全不治療也可能康復) ,但治療不完全容易產生抗藥性,且傳染期極久,如果不小心傳給了脆弱族群 (小孩、長輩) 那就不太好了。」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