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月初开始肆虐台湾的变种病毒Omicron致死率低且症状较轻微,有些人因此把这个变种病毒株当作一般流感。然而,最近国外研究显示Omicron有别于先前的变异株,恐怕使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「脑雾 (brain fog) 」,甚至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及工作能力。
示意图翻摄自Pinterest。
根据外媒《Express》,英国ZOE公司开发的新冠研究APP (ZOE COVID Study app) 从确诊者数据分析出5大常见症状:流鼻水、头痛、疲倦 (轻微或重度) 、打喷嚏及喉咙痛。相较先前的确诊者,感染Omicron的病患有4分之1会出现影响思考的「脑雾 (brain fog) 」症状。哈佛医学院 (Harvard Medical School) 说明,脑雾会让患者思考迟缓、模糊不敏锐,难以集中注意力,甚至出现短期或长期记忆障碍。
示意图非当事人,翻摄自xframe,下同。
医师安德鲁·E·巴德森 (Andrew E. Budson) 表示新冠病毒似乎影响不同身体部位,包含脑部和其他器官系统,除了伤害肺部、肾脏或其他器官,也伴随损害脑部思考的脑雾症状。而且这些患者在染上Omicron初期就会出现这些症状,不过目前缺乏解释症状运作的研究。而主流理论认为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忙于抵抗病毒而无法停止,或是通向大脑的血管出现发炎现象。
日本岐阜大学脑神经内科学的下畑享良教授指出,「脑雾」其实在之前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身上就曾出现,多是以后遗症形式发现,但根据ZOE公司的统计却有很多Omicron患者是感染前期就出现病征。如果脑雾症状严重且长时间无法改善,恐怕会影响终身。专家也呼吁民众尽量接种疫苗并做好防疫,毕竟现在对变异株的研究尚未明朗。
除了疫苗,现在大家生活已离不开的防疫神器「口罩」传出也抵挡不了这波疫情。台湾13日疫调指出,一名确诊者曾在银行脱下口罩讲话导致行员染疫,让民众惊呼「有戴口罩还会被传染?」胸腔科医师分析其中可能。
示意图翻摄自bbc。
胸腔暨重症专科医师黄轩近日经常被民众追着问「 明明戴口罩了,为何还会被传染? 」为了防疫,现在民众出门在外都会戴着口罩,却还是传出有人不幸染疫,黄轩泽表示虽然人人都会戴口罩,但「不是人人都戴正确」。
示意图翻摄自cna。
日本曾经做过调查,发现正确使用口罩的民众不到四分之一 (23.1%),可见一般人对囗罩基本知识不足。日本研究人员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「正确戴口罩的七大建议」,包括要盖住口鼻、正确脱下口罩、避免接触口罩表面、脱下口罩马上洗手、口罩湿了要换、使用后立即丢弃、不可重复用。
示意图翻摄自biospectrum asia。
国外最新研究也发现,口罩佩戴密合度大幅影响阻隔病毒的程度,「口罩空隙每增加1%,10微米的微粒,口罩只剩近70%过滤率;小于2.5的微粒,囗罩只剩近50%过滤率」,因此黄轩医师强调口罩密合度非常重要。
翻摄自脸书 (黄轩医师) 。
但要怎么提升口罩密合度呢?黄轩医师表示有2种方法,一是「戴2层口罩」,但美国CDC不建议2层都用同种类的口罩 (例如:医疗口罩 + 医疗口罩、N95 + N95),而且使用错误也是会无效的;二是「口罩两侧旁打结」,这种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侧面间隙,增加密合度,实验发现可以有效 降低95.9%传染性的气溶胶。
示意图翻摄自YouTube。
此外,「口罩固定器」也能提供帮助,可有效降低≥90%传染性气溶胶。不过黄轩医师指出戴多层口罩要留意身体不适,两层口罩容易闷热,口罩若潮湿加上没能即时更换恐影响防病毒效果,甚至还会滋生更多细菌造成免疫低下及重病者感染。黄轩医师呼吁,N95口罩进亮留给前线医护使用,一般民众戴上两层不同种类的口罩一样可以阻挡病毒。疫情不断升温,请把口罩戴好、戴满、戴紧。
大家要小心噢!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