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科幻动作片《遗落梦境》(Coma),中文片名翻玩汤姆克鲁斯 2013 年主演科幻电影《遗落战境》(Oblivion)这点颇高明,因为《遗落梦境》中不少视觉元素的确予人《遗落战境》那苍白荒凉的感受,不过《遗落梦境》场景设计更具巧思,甚至有种电玩感,但可别误会,这里的电玩感完全是赞许之意,至少在观影过程中有勾起玩动作游戏《爱丽丝惊魂记:疯狂再临》(Alice: Madness Returns)、《魔兵惊天录》(Bayonetta)和《生化奇兵:无限之城》(Bioshock Infinite)时那种似梦非梦的体验。散场听见有观众说《遗落梦境》是低配版的《全面启动》(Inception),个人不是很能苟同。
一样探索梦境,然《遗落梦境》较偏向达利的超现实画作,如果你是讲求逻辑与合理性的观众,那克里斯多夫诺兰(Christopher Nolan)的《全面启动》的确是更精良的作品。但如果你可以接受剧情愚蠢、角色动机不合常理,同时亦能放下这些坎,放宽心任《遗落梦境》五彩斑斓的视听飨宴引你神游云海上由弦紧系的群岛,那《遗落梦境》绝对值回票价。它的直率、真诚让我想起 DC 超级英雄片《水行侠》(Aquaman),该有的视效爽度都没少,偶尔给你催到满出来;也欣赏它的自嘲,想到今年也蛮喜欢的科幻动作片《血卫》(Bloodshot),《血卫》有满满的八九零年代 B 级科幻动作片元素,它没有试图营造想讲更多的错觉,片中角色也一再强调这点。《遗落梦境》中也有这么一位角色,时时刻刻提醒观众,把《遗落梦境》当成打电动就对了。

我不敢说《遗落梦境》的特效精致度可比《神力女超人》(Wonder Woman),但我更喜欢《遗落梦境》的运用方式,它有种蒸气波(Vaporwave)美学强调的失真华丽,网路世代虚拟经济泡沫化的感伤,从未来看待当下的无奈。记得《星际异攻队2》主角星爵他爸解释他的计画,搭配的那段动画吗?差不多就像那样,也有些类似实验电音厂牌 Orange Milk 主理人 Giant Claw 的电绘专辑封面(这人很坚持大部分旗下艺人的专辑视觉由亲自他包办),有人把他的平面艺术归类在「数位超现实主义」(Digital Surrealism)。

最打动我,让《遗落梦境》从可杀时间晋升想再二刷的佳作,是它的收尾。整部电影的角色塑造乍看十分古典,老套到像美国作家坎贝尔(Joesph Cambell)著作《千面英雄》(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)描绘的英雄历程。本以为在看超英电影,尾声却来个回马枪,原来,我们目睹了一个暴君的诞生。也许只有经历过新兴希望后的腐败,仍盼求能从过往汲取教训的昔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/今日俄罗斯创作者,能拍出如此不带批判,只留「事已至此」兴叹的警世寓言。
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