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中國武漢肺炎 (又名新冠肺炎、COVID-19) 疫情,戴口罩加勤洗手是眾所皆知的防疫基本,不過美國醫學期刊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》的研究報告卻指出,口罩不但無法有效過濾病毒,更會將病毒散播至所處環境,且口罩外層的汙染比想像中還要多。
該期刊其實是將對當年SARS病毒所作的研究拿來和武肺病毒作對照,因為武肺雖然叫COVID-19,但細菌的名字全名為: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 (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),簡稱SARS-CoV-2(之前有被稱為 2019-nCoV)。其病毒其實跟2002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 SARS-CoV 和 2012 年出現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 MERS-CoV 相似,但病發的反應卻各有不同。
這次的實驗是來自韓國首爾的醫院,他們找來了4位確診COVID-19的病患來進行口罩測試,分別請4位在「未戴口罩」、「戴醫用口罩」與「戴棉製口罩」的情況下,各對著準備好的培養皿咳嗽,距離為20公分左右,事後再測量培養皿裡的細菌含量。
病患鼻子裡的病菌量約:5.66 log copies/mL
病患口腔裡的病菌量約:4.00 log copies/mL
測試結果為下:
「未戴口罩」約:2.56 log copies/mL
「戴醫用口罩」約:2.42 log copies/mL
「戴棉製口罩」約:1.85 log copies/mL
雖然結果顯示,無論是醫用罩或棉製口罩都無法有效過濾病毒,但相較之下棉製口罩的防疫效果更彰顯。只不過實驗最後發現,除了會傳到20公分遠處外,4名病患的口罩內側都沒有病菌,反而是口罩外側有病菌,讓實驗人員懷疑是因為咳嗽的力量太大,導致病菌被推到口罩外側。2002-2004時,有類似的實驗顯示「戴醫用口罩」可以預防的細菌大小約 0.9、2.0、跟 3.1 μm (微米),但當年的SARS病毒大小為:0.08 ~ 0.14 μm,口罩無法完全預防。如果這次的SARS-CoV-2病菌大小跟當年的SARS病毒類似,那這次的病毒口罩也無法完全預防。
實驗最後的結論是,口罩無法有效防止SARS-CoV-2的病毒,如果接觸距離與病患太近,病菌還是有機會傳遞。最該注意的是,口罩本身也有可能在接觸病菌後變成溫床,所以呼籲大家如果在觸碰口罩後,一定要注意保持雙手清潔才能碰自己的臉,口罩在戴完後也要注意處理方式 (如:不要亂丟在床上、桌上等等),不然有機會把病菌帶回家。
此外,本實驗並未測試「N95口罩」對於病毒的防護效能,也未測出戴口罩咳嗽是否縮減飛沫噴發距離,更未說明病毒從口罩外漏是否跟患者咳嗽力道有關。不過依照當時的實驗結果顯示,戴口罩雖然可以隔擋一些細菌,但無法有效過濾所有病毒,不戴口罩受感染的情況將更嚴重;反過來說,口罩必要但絕非萬能,重要的是使用口罩後如何處置口罩,避免讓附著的病菌接觸更多傳染媒介!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